[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在回顾人类管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基础上,梳理了人们对管理活动描述、分析以及由此而提出的定义和基本理论。认为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存在着可以视同为普适性的管理理论,构建它的基本条件有二:①充分注意管理理论的社会科学特征,以此为基础,从人类实践活动中了解人类群聚建立组织的基本规律和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②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了解管理学经典专著中对人类管理活动的描述、抽象、总结以及分析和论证过程。
依据CSSCI的数据统计,1998~2006年间,管理学的学术论文有54 101篇,在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中位居第3;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较高:被引用的论文达13 902篇位居第3;被引率为25.70%,位居第7;被引总次数为37 600,篇均被引为0.695 0次,位居第5。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构建了评测代建人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为了使指标权重能反映多数专家的集中意见,设计了一种基于专家意见遴选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某校舍代建项目的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对评价结果进行选择和决策时,综合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大大优先度原则和单值最大化原则等方法,提高了在多个代建人之间进行比较选择的准确度。
根据南水北调“批发零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设计了南水北调的供应链层次结构,分析了契约保障下的调水工程的运营管理体制特点,以及契约对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作用。基于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一般契约种类进行筛选,选取了最小订货承诺契约和最小订货承诺下的灵活订货量契约,以水资源分销商为核心,建立最小订货承诺契约和最小订货承诺下的灵活订货量契约的动态规划模型,分别采用逆推求解法和搜索算法,给出最优订货策略。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借鉴脉动速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脉动速度相匹配的供应链设计方法。主要思想包括:高脉动速度与反应型供应链相适应,低脉动速度与效率型供应链相适应;供应链设计尤其是自制/外购决策,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基于此理论,对诺基亚和三星的战略及供应链设计进行了分析,对电子产品生产厂商的供应链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根据毛泽东的实践论,提出隐性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显性知识指导下的实践。隐性知识是人类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的概化,是实践经验与显性知识集成而形成的高度抽象的支持高效推理和快速检索的知识,最后提出用计算机仿真模型来仿真隐性知识的获取过程。
在过度信息市场环境下,信息的生成和获得较为容易,信息的识别和认同则相对困难,市场信息处于有效与无效的复杂环境生态。“信息过度”体现为二元并存的结构形态,其结构运行的机理形态可以细分为同质性/差分性结构形态、易得性/难识性结构形态、偶成性/突险性结构形态和名效性/品识性结构形态。从市场信息角度解构,品牌竞争首先体现为品牌信息的竞争,而品牌信息竞争则基于顾客的信息识别、认同和消费。为此,品牌信息原理主要包括品牌信息定位原理、品牌信息生成原理和品牌信息传播原理。
针对英式拍卖、首价密封价格投标拍卖和次价密封价格拍卖的特点,以及欺诈的网络环境中3种拍卖方式下最可能出现的欺诈类型,分析了诚实投标者赢得拍卖的概率和其贝叶斯纳什均衡投标策略。数值计算了这3种投标方式下的投标者期望收益和拍卖方期望收益损失。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到欺诈环境下,分别采用这3种拍卖方式时,投标者期望收益和拍卖方期望收益损失和投标者人数、欺诈概率、投标者估价函数等关系的一般结论。同时也表明,在欺诈的网络环境下,采用英式拍卖,投标者将获得最大的期望收益,而拍卖方也将获得最小的期望收益损失,所以,英式拍卖在网络欺诈环境下仍然是一种流行的拍卖方式。
建立了知识型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模型,分别从产生、跃迁和形成路径3个维度来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合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型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构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235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构,并对其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测算。对“创新绩效”和“创新过程”2类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定性指标和“创新过程”类评价方法更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构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明确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结构为创新实现能力、创新推广能力和创新发起能力,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应用因子分析模型测算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研究了服务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内容包括服务型领导与员工情感承诺、功利性承诺、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在对国内8家企业386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证明了服务型领导与员工的情感承诺、功利性承诺、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在对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公民行为与关系绩效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地区企业为背景,对个人-组织契合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关系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验证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个人-组织契合度与个人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得出:组织在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个人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即提高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度;个人在工作选择上,也要加强对组织价值观的深度了解,寻求与自身契合度高的组织机构,以有助于个人绩效的提高,从而最终提升组织绩效。
在拓展企业声誉的态度结构基础上,借鉴“态度行为”模型,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企业声誉态度的形成影响因素,即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作用。对261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情感导向的企业声誉态度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的影响最大,企业声誉的行为倾向因素对口碑传播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认知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企业特征包括发展、吸引力、质量和责任的感知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声誉的各方面。另外,责任、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情感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质量、发展和吸引力感知三者通过行为倾向态度影响消费者口碑行为。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就员工社会网络结构中各相关因素对于内部营销机制的相关性作了实证研究,其目的是:①通过揭示员工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质及其在情感、意见和信息支持这3个因子上产生的作用,探讨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结构是否影响内部营销实施;②分析社会网络可能的影响机制是什么;③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的内部营销模型,并验证模型成立的条件。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中的情感关系和信息关系同内部营销机制中的关键因素组织承诺间存在负向关系。
借鉴信息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信息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由于消费者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由于受信息限制转而利用品牌联合信息来推测消费决策时所缺失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品牌联合得以有效实行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决策所需信息”与“消费者实际能够获得信息”之差异的品牌联合作用原理的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每个行业品牌联合效果优劣程度取决于这一行业的市场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针对具体消费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量间的不对称程度。从消费者决策信息的角度,解释了不同行业品牌联合差异的原因,并利用所构建的消费者决策中的信息模型做了实验检验。
以我国2004~200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在自由现金流量较多的上市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呈现出更强的负相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对该类企业的过度投资产生更大的治理效应。这为我国治理企业过度投资提供了新的路径。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解释了大额交易冲动,在保证金交易制下,大单交易其实含有一个自动实现的免费期权。这种冲动在2种情况下得到强化:①将操作人员的业绩与奖惩挂钩,因盈利操作得到的奖励比同额的亏损操作得到的惩罚要大;②存在一个公司亏损值,当亏损增加时,对员工的处罚程度已经无可复加,大单交易也给了操作员一个免费期权。这种大单冲动的实现,既可能是公司内控机制的缺陷,还有可能是由于外部监管部门的信息与执行成本过大导致公共监管缺失,因此,应从这2个方面予以完善。
对上市公司之间的策略选择进行了进化博弈分析,根据各种参数赋值的差异判断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再由博弈的稳定性剖析上市公司违规与守规的策略选择状况。对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的策略选择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根据监督方与被监督方的参数赋值差别判断其博弈的稳定性,再由博弈的稳定性剖析上市公司与监督方的策略选择状况。根据博弈分析的结论对预防上市公司违规给出了政策建议。
通过统计检验11个经济体代表样本,运用所建实证模型并采用经过处理后的数据,用EVIWES进行线性回归后显示,FDI 2种战略动机类型包括成本导向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外商首先看重的是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次才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成本导向型FDI和市场导向型FDI在我国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可能将对我国吸收FDI产生不利影响。最后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准则,其中规定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可以认为,减值不得转回尽管有理论观点支撑,但无不与盈余操纵有关。如果长期资产减值因盈余管理转回,那么2007年以后不得转回的政策规定,会迫使2005年和2006年减值转回比2004年显著增加。通过研究发现,尽管仅就2004年而言,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动机变量中配股倾向和摘帽与减值转回显著正相关,说明长期资产减值的确因盈余管理动机而转回,但是与2004年相比,2005年和2006年动机变量中的配股倾向和摘帽影响并未增强,反而显著减弱。研究结果说明,减值不得转回的政策意义,并未促使减值转回操纵在2005年和2006年显露出来,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转回并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为了设计一种更有效的价格产生方式,以社会剩余最大化为基础,将修正的Vickrey双向拍卖模型引入多单位的竞价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小剩余量、市场压力和参考价格原则,构造了一个基于社会剩余最大化的集合竞价交易机制(称为Min-Max交易机制)。通过分析交易者在该交易机制下的策略行为,发现交易者通过低报数量操纵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Min-Max交易机制比k-DA产生更大的社会剩余。
从资源基础观出发,引入学习-能力-战略的递进逻辑来解释竞争环境下不同中国企业类似战略成效的差异。通过采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联想集团和TCL集团国际并购战略中知识积累、能力培育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异质性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路径依赖过程解释了二者并购后国际化战略演化的分歧,指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应提早为未来战略转型做准备,优势的内生性决定了异质性知识和能力的长期培育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成败的关键。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沧州明珠高额现金股利分配入手,对我国一些上市公司高额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从利润流和现金流角度分析,沧州明珠均属于非理性派现,但派现后市场反应平淡,既没有热捧,也没有负面反应。公司派发高额现金股利根源在于限售股股东放弃一些对于非限售股股东而言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从而发放高额现金股利,达到加快回收其投入资金的目的。
根据对中国知网和台湾博硕士论文资讯网两大数据库相关文献的检索,评述了国内外学坛关于中国大陆台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与动态。首先陈述了中国大陆台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概况,然后着重讨论了台商投资的动机、大陆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台籍派驻干部的本土化培训、大陆干部的选聘任用、员工激励研究和劳资关系研究,最后,阐明了大陆台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并界定了战略导向的内涵,探讨了战略导向的类型,并解释了战略导向的先行因素及其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对战略导向相关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最 新 动 态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