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组织管理面临着因果链无法追踪、整体性割裂和快速应变三大挑战。从组织管理应对不确定性的视角出发,结合对组织管理应对挑战的传统方法的解读,提出和谐管理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路:以愿景和使命来应对组织目标的不确定性,同时降低因果链无法追踪的影响;以“和则”和“谐则”作为应对不确定性的2种互动机理,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提高应变能力;以和谐主题和和谐耦合机制来应对组织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并提升整体性。最后,基于这一思想,提出未来的管理研究应注重愿景和使命的导引作用,和谐主题的合目的性整合作用,以及理性设计的有效实施与诱导演化主动应对互动耦合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日益复杂多变环境下的组织领导人及其团队的作用。
通过探寻“中国式管理”来促进企业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和谐发展是中国管理学者的重要责任。从3个方面论述了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的实践成效;对实践中重大问题的认识;对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体认。
组织文化是组织知识管理的推动力,知识支持型和知识共享型的组织文化会对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具有正面影响;金字塔形的组织文化会对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具有负面影响。领导风格既直接作用于组织的知识管理,又通过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和组织文化的内容对知识管理产生间接影响。研究发现,领导风格对于在组织中建立知识支持型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知识管理的领导需要拥有更多的专家权利,并推崇参与型管理风格;领导的支持行为将有助于知识支持型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有利于组织中的知识管理活动。
在具体分析由低层到高层的知识组合与合成2类过程后,归纳了组织知识自下而上涌现的机理,得出了组织知识的涌现是不同层次上表现出的知识共享结构与知识生成结构有机结合之产物的结论。
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主体、接收主体、溢出内容和溢出方式。认为科技型人才在聚集时扮演着知识溢出主体和知识接收主体双重角色;溢出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宽泛性、随时性、集中性、动态性;隐性知识溢出方式具有特殊性。
在对知识分类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灰性知识的概念和知识三分法,指出灰性知识是知识创造过程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企业知识创造理论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的企业知识创造IMCM模型,并对此模型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分析。
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为指导思想,通过科技指标的海选、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客观地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十五”期间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政策建议。研究特色有五:①根据国际关注、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指标体系,使科学技术的评价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通过熵权法客观地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③利用熵权法确定的熵值,确保了仅用24个指标反映了95.5%以上的原始信息;④通过对影响科学技术整体效果的准则层进行评价,有助于找出科技发展各环节存在的问题;⑤通过对中国“十五”期间科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合新兴技术的特点,在动态能力组织学习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演化模型。结合该模型探讨了企业动态能力推动新兴技术演化的路径。并以SONY Walkman的演化过程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新兴技术的演化。
利用淘宝网的交易数据,研究一口价价格、信用的好中差评、商盟以及消费者保障计划等对交易笔数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对交易笔数有显著的负影响、好中差评数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是否参加商盟无显著影响,参加消费者保障则为卖家带来了更多的交易笔数。研究表明,信用评价体系在网上交易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个作用受到淘宝的信用评价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根据EKB模型、H-S模型和消费价值模型,结合绿色食品自身特征,构建了绿色信息传播、绿色产品属性、消费者购买行为3个构面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绿色信息传播和绿色产品属性的直接关系程度,以及绿色信息传播、绿色产品属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绿色信息传播对绿色产品属性有普遍直接影响,绿色信息传播、绿色产品价值属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
根据统计资料,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对1993~2006年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计量研究,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自价格和交互价格弹性等进行数量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旨在为促进国内市场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参考。
提出从投资与消费、居民消费总水平和居民消费支出结构3个层次设定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目标,编制拟定了若干基于居民消费总量增长的消费结构优化概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消费变动趋势,提出着力引导消费倾向,统筹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协调拉动发展等建议。
在中国高校全面实施校内岗位津贴及配套政策的情境下,探讨绩效考核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绩效考核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有3条路径:绩效考核对工作满意度直接的积极影响;绩效考核通过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绩效考核通过考核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压力,进而影响工作满意度,其中第1条路径的影响最强,第2条路径的影响相对较弱。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存在高职业满意度、低薪酬满意度并存的现象。
试图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探索创业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特征,发现创业者不是赌徒,他们在可承受损失的范围内大胆尝试;创业者在小范围试点过程中通过不断校正进行风险控制;这种校正所采用的即兴而作来自面向市场的快速行动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共享。
采用元分析和分层线性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不同特征与企业多元化战略有不同的相关关系,诸如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多元化战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团队平均年龄、教育背景异质性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企业多元化战略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他特征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同时国家、行业特征等是解释现有研究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高管团队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
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临时团队的组建、快速信任、知识共享与临时团队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临时团队中知识共享对快速信任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设计了由临时团队组建因素量表、快速信任量表、知识共享量表、绩效量表等构成的调查问卷,用SPSS11.5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临时团队的组建因素分别与知识共享、快速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临时团队的知识共享分别与快速信任、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知识共享具有调节作用,对临时团队的快速信任和绩效都有显著增强效果;
以我国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期望和竞争对员工满意和忠诚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建立基于期望和竞争的员工满意与忠诚度模型。实证分析显示,员工价值低于期望对满意度评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员工价值高于期望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大。此外,本企业的员工价值与竞争对手企业所能提供价值的比较也直接影响到满意度的高低,高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更受竞争情况的影响。对于忠诚度,高层和中低层管理人员离职倾向都显著地受到期望与竞争的影响,对2组人员来讲,竞争比期望对离职倾向的影响要更显著,而且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总体离职倾向要比高层管理人员高。
内外控人格特质是个体对其行为及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强化后的信念。内外控人格特质的不同不但影响个体对工作的态度,还影响着个体对组织的承诺感及满意度,从而影响到员工工作绩效和离职意图。通过对影响内外控人格特质的因素进行归纳,对目前常用的测量内外控人格特质的量表进行分类,并对内外控人格特质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内外控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个方面的研究方向。
使用日内5分钟交易高频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等技术研究中小板 ETF与其标的指数间的价格发现,进而探讨信息传递过程。实证结果显示:中小板ETF价格与中小板P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达到了长期均衡;价格发现能力上,中小板P指数领先中小板ETF;中小板P指数受到新信息影响所产生的冲击大于中小板ETF价格所产生的冲击,中小板P指数对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能力强于中小板ETF价格,中小板P指数为信息传递的领先指标。我国ETF市场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运用上海A股股票的交易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开盘集合竞价由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后市场流动性的变化。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检验了开盘交易量比率和连续竞价市场的买卖价差、市场深度、流动性比率和弹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下,交易者参与开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连续竞价开始后15 min内的市场流动性明显减少。根据不同的交易者对信息揭示的反应不同,得到如下结论:实行开放式集合竞价开盘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交易者参与交易,提高了开盘价格的信息效率,而且缓解了交易者对开盘信息的过度反应。
结合心理距离与文化距离的相关理论,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出口对生产性FDI的带动效应以及这种带动效应的文化差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市场上,中国企业出口对FDI产生显著的带动效应;在不同文化种群市场上,这种带动效应与其文化距离正相关。最后,描述了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含义。
随着平民传播时代的到来,口碑传播研究再次兴起,尤其是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引起了实践界和理论界极大的关注。为此,从口碑传播的内涵、理论、主体、客体、效果、过程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经典口碑传播和电子口碑传播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解释电子口碑传播行为模式。
对品牌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哲学研究法、文献调查与综述法、历史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和系统研究法等。定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人们认识品牌的内涵经历了一个由品牌物格化、人格化和人物复合化构成的此消彼长的辩证过程;不同专业领域对品牌的众多特性侧重有所不同,逐渐反映了一些不同的本质特征;凡是需要沟通并且可以沟通的事物都可以被品牌化;品牌的外延相对比较宽泛,品牌的内涵则较为贫乏;已有的品牌定义,大多数都存在不准确、不适度、不简明、使用循环定义或以偏概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讨论了一个全新的文义性品牌定义。最后讨论了品牌研究的多学科综合发展趋势。
最 新 动 态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