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在线办公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国内管理研究呈现出一定的单向度倾向。单向度的管理研究表现为研究立场、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的单维性,这种研究倾向会损害管理研究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并有可能破坏或误导管理实践。由此,提出未来应加强研究立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题的多维化,并强调发展本土批判管理可作为扭转目前管理研究日益单向度化的重要研究路径。
分析了传统强势管理的弊端,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强势管理与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4种管理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神管理理论;对人的精神性、精神的运行原则以及5个基本理论(精神制导论、精神管理服务论、自我管理论、自我激励论、情感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精神管理的理论,对我国企业的精神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提炼出4种精神管理实践模式:以“家文化”为核心的情感管理模式、领导“自我管理”模式、“积分制”自我激励模式和综合绩效考核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管理学建构与发展成为管理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从以往研究看,关于中国管理学的建构效用问题,一直缺少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忽视了涉及中国管理学效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悖论问题。为此,从时间、空间、思维方式、路径方向等方面梳理出影响中国管理学效用的4组矛盾,即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的矛盾、理论借鉴的准确性与艺术性的矛盾、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矛盾、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的矛盾。通过对这4组矛盾的系统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平衡和协调策略,旨在推动中国管理学提高自身效用,并对国际管理知识库做出贡献。
探讨了中国制度转型背景下动态环境对企业组织适应性成长路径的影响,提出不连续创新是中国企业适应性成长的战略选择。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中国本土企业的不连续创新的发生情境界定为战略更新、业务领域调整、组织结构战略性变革和海外市场扩张4种,并以海尔1984~2009年间发展历程中的不连续创新事件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外部环境特征、企业不连续创新和组织适应性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不连续变化是企业不连续创新的直接诱因;不连续创新是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加速组织适应性的战略性选择,其演化趋势是更加强调外部资源整合、战略柔性、多元化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选择与组织结构变革的长期协同演化将导致企业组织适应性的形成。
针对现有文献在深入揭示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作用机理方面尚有不足,旨在为管理者创建高绩效的高层管理团队提供理论指导,并完善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首先,依据系统论和团队“输入过程输出”(IPO)理论,提出了高层管理团队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然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公共部门的一个高层管理团队为研究对象,揭示高层管理团队领导行为影响团队绩效的内在机制。最后,在通过归纳与编码识别了团队领导过程中关键变量的基础上,验证和修订了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高层管理团队领导行为通过团队过程、团队成员以及团队环境等变量影响团队绩效,且各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影响作用。
韩巍指出了《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逻辑瑕疵。这些逻辑瑕疵体现了中国管理学界深层次的痛苦,它本质上来源于对中国管理实践中传统与现实、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之间联系的割裂。不从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融合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将永远不会找到中国本土管理学登堂入室的门径;同样,不从传统与现实融合的角度考察中国管理实践的内涵,“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究竟有用没用”也将永远只会停留在“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陷阱中无法自拔。管理哲学通过对管理学主流研究范式的理性批判,会为中国本土管理学提供一个反思与探索的向导。不重视思辨的方法,一概排斥哲学对管理学的渗入,将极有可能使得若干“管理学在中国”的讨论变成原地转圈。
通过将组织研究领域的“二元”思想引申到战略领域,以理论推演为主要手段得到一个二元范式下的战略分析框架。二元范式不但能够解释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竞合理论、共演理论、成本创新理论、全球本地化理论等,而且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将传统的战略主流理论与上述新兴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范式对于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企业和新兴市场企业的战略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针对目前企业网络能力实证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网络能力构成的4个层次:网络愿景、网络构建、关系管理和关系组合,以及细分的13个能力要素;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量表,运用346个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能力的测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以57家中国服务企业为样本,通过均值比较和回归分析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同服务型企业多元化程度,以及多元化程度与服务型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服务企业中,经验服务业的多元化程度高于搜索服务业的多元化程度;服务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引入企业道德感知变量,并在整合最优唤醒理论、加工流畅模型、归因理论和两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面信息广告比单面信息广告加工更困难,但消费者对其广告正确回忆率更高,广告反应也更积极。单面信息广告的重复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趋势,而双面信息广告的重复效应呈单调递增趋势,疲劳效应延迟出现。消费者对企业道德感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
在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划分和理清品牌资产的不同研究视角及其关系,重点选择在根本上决定品牌资产价值、影响企业营销决策的顾客认知视角,对品牌资产的构成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基于心理学态度理论重构出了一项整合的品牌资产逻辑模型;最后,提出了企业建立强势品牌资产的若干管理建议。
针对网络口碑区别于传统口碑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网络口碑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理,并以网络电影评论社区为研究背景,利用实验法对这一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的论据质量和网络社区可靠性都会对消费者的产品态度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卷入度与网络口碑论据质量、网络社区可靠性分别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对美、德等发达国家创新体系中基于原始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从事原始创新研究工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比了基于原始创新的国家实验室的欧美模式和中国模式,阐释了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说明了国家实验室的分类和在当代背景下的功能,最后提出了推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有关建议。
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关系资本和先前经验这三类重要的创业资源对创意产业新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比较了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对新企业生存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创业者拥有的有形资本对创意产业新企业的生存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新企业成立的初期,避免新企业创立初期现金流局限可能造成的关键员工信心丧失和人员流失,才能保证附着于其上的关系资本和先前经验等无形资本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概率论中的状态转移方程建立了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利用仿真手段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的动态演变特性,得出了与产业集群发展实际相吻合的4个重要结论。
以提供买卖双方支持服务的B2B电子中介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买方用户忠诚的形成机理以及转移成本的关键维度,建立了基于转移成本调节作用的买方用户忠诚概念模型,然后采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买方用户忠诚的形成机理以及转移成本对买方用户忠诚形成机理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得出了买方用户忠诚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以及转移成本的具体调节范围等。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制度能力和流程管理能力对企业IT应用水平存在显著影响;在企业ISO采纳环境下,讨论了这2种关键能力对企业IT应用水平影响程度,有效地解释了ISO作为调节变量如何影响中外企业IT应用水平;发现了中外企业IT应用水平的差异来自于管理模式的差异;同时,提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外资企业更多地关注流程管理能力的改善、优化和加强管理制度能力构建,充分利用IT技术固化2种能力,推动企业IT应用水平提升。
以证据理论为基础,构造一种能够适应多重不确定环境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模型中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进行量化;重新定义基本概率赋值函数,以适应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证据的不确定性描述;实现证据一致性检验并确定调整方法,从而进一步降低评估过程中专家经验的不确定性;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针对产品不同市场需求下企业采纳新技术的实际情况,尝试应用囚徒困境和多阶段序贯博弈思想建立存在政府补贴条件下企业新技术采纳战略决策模型,并对理性博弈方是否存在进化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①理性博弈方会尽早采用新技术,而市场对产品较高的需求增长会推迟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时间;②理性博弈方要求政府补贴越少,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率越高,政府为推动新技术采纳要支付的补贴也应相应增加;③较高的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率和新技术采纳成本最终将理性企业逐出市场,而适当的政府补贴有利于理性企业生存。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可以有效推动新技术采纳的GE框架模型。
研究一类具有合作机制的群决策问题。提出两阈值的合作函数对决策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模糊分类,采用模糊测度方法度量决策人和决策人集的权力指数,建立合作群决策的非线性规划熵模型集结权力指数,并基于极大熵的最优化原理求解该模型。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计算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对备选方案排序选择最优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并验证合作群决策模型和运用模糊积分方法求解模型的合理性、有效性。
最 新 动 态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