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管理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管理学报
 
2011年 8卷 01期
刊出日期:2011-01-01

管理学在中国
创新与创业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与知识管理
营销与服务
物流与运作管理
财务与金融
   
管理学在中国
1 陈春花
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研究的内涵认知

内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借助于对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假设的认识,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内涵就是寻找出中国管理实践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为3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中国管理实践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中国管理实践的独创性在哪里;中国管理实践的发展脉络是什么。

2011 Vol. 8 (01): 1- [摘要] ( 1482 ) [HTML 1KB] [PDF 94KB] ( 1520 )
6 张红, 孙宇, 蓝海林
新创企业高速成长中竞争优势来源研究——以TCL国际电工为例

由于新进入缺陷和资源禀赋有限,新创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独特的成长问题。运用新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三维分析框架,对TCL国际电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TCL国际电工高速成长中竞争优势来自多种力量的组合:社会资本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为新创企业的快速组建及高起点经营,占据有利竞争位势奠定了基础;营销网络建构与管理的创新,为新创企业快速整合渠道资源,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技术创新战略的恰当选择,是新创企业保持技术创新能力,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2011 Vol. 8 (01): 6- [摘要] ( 1275 ) [HTML 1KB] [PDF 134KB] ( 1554 )
12 欧阳桃花, 蔚剑枫
研发-营销界面市场协同机制研究:“海尔”案例

基于市场导向与研发-营销界面协同理论,以“海尔”的研发-营销界面协同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国企业研发-营销界面协同演化路径、机制模式,解释“海尔”研发-营销界面协同如何基于市场导向,形成市场信息不断被筛选、检验、反馈的循环协同流程,实现了快速反应市场的协同机制的原因与特征。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新产品绩效,消除研发-营销界面协同的三大障碍:信息沟通障碍、资源整合障碍、目标协同障碍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2011 Vol. 8 (01): 12- [摘要] ( 1537 ) [HTML 1KB] [PDF 220KB] ( 2297 )
19 王亚刚, 席酉民, 尚玉钒, 刘鹏
复杂快变环境下的整体性应变工具:和谐主题

和谐主题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用于应对现代组织管理复杂性、整体性及快速应变需求的核心概念之一。围绕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如何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这一管理难题,对现有和谐主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具体而言,首先对和谐主题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和谐主题在本质上体现为组织领导者对不确定情境的“意义”主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组织要素的比较,系统阐释了和谐主题的功能特征,提出和谐主题是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的一种有效工具。最后,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对和谐主题的辨识与表征过程进行了考察,从而从知识学视角揭示了这2个过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了战略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新经济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2011 Vol. 8 (01): 19- [摘要] ( 1419 ) [HTML 1KB] [PDF 214KB] ( 1120 )
28 吕力
论 管 理 学 与 意 识 形 态 ——兼与李平商榷

“话语”是承载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陈述”,中国管理学界完全可以创建自己的学派,可是如果仍然采用主流的方法,虽然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学派,但谈不上话语权问题。《试论中国管理研究的话语权问题》基于“话语能力”的所谓“策略”实际上是将“中国管理研究话语权策略”演变成“西方主流管理理论在中国进行扩散的策略”。当然,若将学术本土化演变成学术民族主义,将重点放在对西方主流的价值评判与道德批评上,同样无助于“管理的中国理论”话语权的取得——学术研究的话语权应在学术市场的竞争中取得——因此,其策略就只能是理解、宽容与构建学术竞争的公平市场。

2011 Vol. 8 (01): 28- [摘要] ( 1453 ) [HTML 1KB] [PDF 187KB] ( 1161 )
37 宋湘绮
管理研究中感悟与实证的对接 ——比较“中道管理”与“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

“中道管理”是典型的中国管理艺术,是感悟思维的结果;管理的科学、艺术两重性迫使我们反思“中道管理”的模糊之处。比较“中道管理”与“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的言说方式,发现逻辑思维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管理艺术。在本体性否定哲学的指导下,充分认识中西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才能创造中华气质的管理科学。

2011 Vol. 8 (01): 37- [摘要] ( 1146 ) [HTML 1KB] [PDF 130KB] ( 1075 )
信息与知识管理
42 高长元, 韩赟, 王嵘
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框架研究

企业自身知识资源的有限性和市场机遇的时效性使高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虚拟企业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口,高技术虚拟企业(HTVE)应运而生。以组织间学习为主要协作手段的HTVE管理的重点是知识管理,由此,分析了HTVE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活动,针对其知识管理的需求,提出了社会、文化、技术的三维知识管理体系框架。

2011 Vol. 8 (01): 42- [摘要] ( 1569 ) [HTML 1KB] [PDF 230KB] ( 1065 )
49 胡斌, 王缓缓, 胡慕海, 牛飞
基于多Agent模拟的产品开发与组织设计协同研究

建立产品开发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多智能体模拟方法对复杂产品开发与组织设计的协同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对产品和项目从复杂度和开发的时间压力进行了二维建模;然后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设计所共同关注的组织要素进行识别和建模;通过一组模拟实验进一步对产品开发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匹配和一致性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总结出复杂产品开发与组织设计的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应针对产品开发的不同特征对各组织要素进行与之相匹配的设计,产品开发与组织设计的良好的协同性是确保组织取得产品开发高绩效的重要因素,并从微观水平上给出复杂产品开发与基于项目的组织设计的协同方案。

2011 Vol. 8 (01): 49- [摘要] ( 1051 ) [HTML 1KB] [PDF 1191KB] ( 1255 )
56 何明芮, 李永建
心理契约类型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通过结构化问卷对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216名知识员工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ROUSSEAU对心理契约3种类型的划分依然适用于中国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研究,平衡型心理契约对知识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交易型心理契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型心理契约则具有弱负相关性。

2011 Vol. 8 (01): 56- [摘要] ( 1402 ) [HTML 1KB] [PDF 172KB] ( 1798 )
人力资源管理
61 吴隆增, 曹昆鹏, 陈苑仪, 唐贵瑶
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在中介作用机制的探讨上,主要从心理认知和社会交换的理论视角出发,侧重于分析心理安全知觉和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是广州5家高科技电子制造企业中的213名员工及其对应的213名领导。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与心理安全知觉在其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2011 Vol. 8 (01): 61- [摘要] ( 2787 ) [HTML 1KB] [PDF 144KB] ( 3733 )
67 曹欢
管理者内隐人格观对绩效评估过程的影响

运用眼动测试技术,对持有不同内隐人格观的管理者的绩效评估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实体论管理者在面对员工初期低绩效水平表现时,会以特质判断为基础来进行选择、编码和组织信息,并将绩效差归因于员工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渐进论管理者则不存在归因的偏差。面对后期员工的绩效改进表现时,实体论管理者倾向于将绩效的提升归因于环境的改变,忽略员工自身的改变,从而造成对于绩效改进的认可度小于渐进论管理者。

2011 Vol. 8 (01): 67- [摘要] ( 1232 ) [HTML 1KB] [PDF 116KB] ( 1018 )
73 吴志平, 陈福添
中国文化情境下团队心理安全气氛的量表开发

通过对国内外团队心理安全气氛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团队心理安全气氛这一构念在中国文化情境下的理论及实证可以更进一步地挖掘。运用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团队心理安全气氛的4个构成维度,并通过量表开发、量表评测等过程,最终确定了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团队心理安全气氛量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011 Vol. 8 (01): 73- [摘要] ( 1339 ) [HTML 1KB] [PDF 473KB] ( 1620 )
物流与运作管理
81 张涛, 庄贵军, 滕文波
电子零售渠道的建立对各方收益的影响研究

针对以往研究很少考虑厂商间横向竞争的不足,研究了某一厂商增加电子零售渠道对自身、竞争对手以及零售商收益的影响。取得以下3点主要结论:①厂商要在产品相似度较高、电子零售渠道占有率较大的情况下开展电子零售才能提高自身收益,否则反而会降低收益;而且产品相似度和电子零售渠道占有率越高,则厂商收益增加得越多,但渠道替代度的增加会导致其收益增幅的降低。②对竞争对手,其他厂商开展电子零售总会使其收益降低,但电子零售渠道占有率的变化不会令其损失有明显变化,而且产品相似度的增加还会降低其损失。③对零售商,厂商开展电子零售总会令其收益降低,而且产品相似度、电子零售渠道占有率和渠道替代度这3个因素的提高会加剧其收益下降的速度。

2011 Vol. 8 (01): 81- [摘要] ( 967 ) [HTML 1KB] [PDF 1229KB] ( 1347 )
91 杨沅钊, 易树平, 李发权, 高庆萱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系二维定量甄别研究

针对目前供应商关系识别以定性为主的现状,结合汽车零部件供应特征,建立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系二维定量甄别模型,从关系的类型和生命周期2个维度上对供应商关系进行定量甄别。在类型维度上将供应商关系分为合作伙伴、一般供应和临时采购3种关系类型,分类量化指标是价值比例、数量比例、到货及时率和潜在供应商数量,并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判别。生命周期维度上将供应商关系分为考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交易发展指数作为其量化指标。实证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供应商关系定量甄别指标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供应商关系的状态及其变化。

2011 Vol. 8 (01): 91- [摘要] ( 1414 ) [HTML 1KB] [PDF 173KB] ( 1314 )
97 张桂清, 徐寅峰
报童问题的最优竞争比策略及其风险补偿模型

报童问题是库存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模型。对报童问题在不同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下的扩展模型已有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假设产品的需求分布已知,然而,在实际中完全刻画需求分布信息常常是很困难的,因此,部分信息下的报童模型研究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竞争比分析方法下,对报童问题进行了讨论,建立概率预期下风险补偿模型用于解决部分信息的报童问题。在确定性预期和基本概率预期下,分别为具有风险偏好的报童设计了最优订购策略,使报童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风险容忍度和未来预期选择订购策略。

2011 Vol. 8 (01): 97- [摘要] ( 1317 ) [HTML 1KB] [PDF 148KB] ( 1496 )
营销与服务
103 黄韫慧, 施俊琦
并购事件对被并购品牌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影响

采用自陈报告和内隐测验对消费者的外显和内隐态度进行测量,证明了强调“外国强势品牌并购本国弱势品牌”或者“本国弱势品牌并购外国强势品牌”的并购事件会使消费者对被并购品牌的内隐和外显态度都变得更加消极。

2011 Vol. 8 (01): 103- [摘要] ( 1364 ) [HTML 1KB] [PDF 151KB] ( 1519 )
111 张荣, 付宪法
一类N人广告竞争微分对策模型

通过建立N人广告投入动态博弈模型,借助于HJB方程,得到了企业广告投入的显式闭环纳什均衡解,并据此分析了相关因素对企业最优策略及其值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广告的边际收益、成本等常见参数之外,企业对参与者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视程度、对策时域以及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等也对最优广告投入有重要影响。

2011 Vol. 8 (01): 111- [摘要] ( 1083 ) [HTML 1KB] [PDF 133KB] ( 1420 )
126 王茜
IT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与路径研究

从IT驱动的视角剖析了IT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内生力量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IT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最后得出相关商业模式创新的启示。旨在探寻除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之外的另一企业升级之路,对我国本土企业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环境中把握机遇、提升创新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2011 Vol. 8 (01): 126- [摘要] ( 1229 ) [HTML 1KB] [PDF 140KB] ( 1648 )
创新与创业
116 杨俊, 薛红志, 牛芳
先前工作经验、创业机会与新技术企业绩效 ——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启示

突出创业机会创新性的情境作用,研究了不同情境条件下创业者经验多样性、经验相关性贡献于新技术企业绩效的程度大小。结果显示,创业前所担任过管理职位的多样性越高、经验的行业相关性越强的创业者往往能收获更优越的新技术企业绩效。而创业机会创新性调节着上述影响机制,相对于创新性较低的机会而言,创新性较强的机会更依赖经验多样性高的创业者来收获更好的绩效,而难以通过经验职能相关性强的创业者来收获优越绩效。

2011 Vol. 8 (01): 116- [摘要] ( 1529 ) [HTML 1KB] [PDF 191KB] ( 1538 )
133 魏喜武, 陈德棉
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的匹配研究

研究了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之间的匹配关系,指出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的匹配是机会发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之间不仅需要实现强度与方向2个属性维度的匹配,而且要考虑动态性的匹配,其条件是在机会之窗从开启到关闭的期间内,随机出现的机会点必须落在创业警觉性区域之内。

2011 Vol. 8 (01): 133- [摘要] ( 1110 ) [HTML 1KB] [PDF 130KB] ( 1510 )
137 郭军华, 倪明
基于非参数HMB指数法的区域创新效率变动分析

利用1998~2007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HMB指数法对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收敛分析。测算结果表明,1998~2007年间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收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2011 Vol. 8 (01): 137- [摘要] ( 1138 ) [HTML 1KB] [PDF 151KB] ( 1261 )
财务与金融
143 郑佳铭, 范龙振
短期融资券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

短期融资券不需要担保,发行数量多,是我国市场化的具有信用风险的债券,其市场表现对我国信用债券特别是公司债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主要讨论短期融资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发行或交易市场,以主体评级指标为代表的信用风险因素、以买卖价差为代表的流动性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宏观系统因素对融资券收益率影响显著;发行定价中存在流动性预期,即预期在二级市场流动性好的债券在一级市场具有更低的收益率。

2011 Vol. 8 (01): 143- [摘要] ( 1123 ) [HTML 1KB] [PDF 281KB] ( 1497 )
151 王艳, 侯合银
跨区域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通过引入价值异质性和成本异质性,对跨区域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三阶段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利用逆推归纳法进行求解,发现各区域内部呈现星型结构,区域之间则由处于突出地位的创业投资家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互联星型的网络结构。

2011 Vol. 8 (01): 151- [摘要] ( 1251 ) [HTML 1KB] [PDF 189KB] ( 1062 )
管理学报
 

最 新 动 态

 
 
第11届中国 实践 管理论坛(2020)会议通知(第二轮)
第7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暨国际研讨会通知
第9届中国 实践 管理论坛(2018)暨中国管理50人论坛(2018秋季)会议通知
第8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2017)会议通知
第8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2017)第一轮通知
网络制度、企业伦理与组织理论发展前沿论坛
第5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通知(第一轮通知)
第7届中国· 实践· 管理论坛(2016)会议通知
第4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第2轮通知)
第八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会议通知
第6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第2轮通知)
《管理学报》征稿启事
《管理学报》对摘要的要求
《管理学报》对作者简介的要求
《管理学报》对参考文献的要求
第6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2015)会议通知
第4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会议通知
《管理学报》四度蝉联“复印报刊资料”管理学学科全文转载量榜首
《管理学报》荣获第九届“湖北精品期刊”称号
2015中国本土管理研究论坛:经济转型中的管理理论创新征稿通知
管理学报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管理学报》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2014“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征稿通知
“管理学在中国”2014年会(第七届)会议通知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创始人徐淑英接受《管理学报》访谈
《管理学报》三度荣膺“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类全文转载量第一
第3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第一轮通知)
2013’“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征稿通知
《管理学报》名列《复印报刊资料》管理学学科全文转载量第一名
《管理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管理学报》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网络采编系统开通通知
                  更多 
 

读者会员登录

 
   
 

友 情 链 接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更多 
版权所有 © 《管理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