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4, Vol. 31 ›› Issue (22): 73-78.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4.22.073

• 心理卫生 • 上一篇    

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

刘仲全, 杨秀, 傅忠华   

  1.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护理部/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15
  • 收稿日期:2024-04-15 出版日期:2024-11-25 发布日期:2024-12-04
  • 通讯作者: 杨秀(1989-),女,上海人,本科学历,护师。E-mail:mango6123@163.com
  • 作者简介:刘仲全(1986-),女,上海人,本科学历,护师。

  • Received:2024-04-15 Online:2024-11-25 Published:2024-12-0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在面对重大生活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创伤后成长体验。通过这一研究,以期为头颈癌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更为精准的优化策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结合目的抽样与滚雪球抽样技术,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了15名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体验。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和质性软件Nvivo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的创伤后成长体验可分为4个主题,共计11个亚主题。这些主题包括:个人力量的增强(家庭决策权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同理心的加深)、与他人关系的改善(情感亲密度的提高、社会支持感的增强、利他行为的觉醒)、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接受现实、社会向下比较、自我关怀)以及新的精神洞察力(重新确立生活的优先次序、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头颈癌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的创伤后成长体验复杂。临床医护人员可基于本研究结果为头颈癌患者的女性配偶照顾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实现创伤后成长,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疾病照护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关键词: 头颈癌, 女性, 配偶照顾者, 创伤后成长, 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473.73
[1] 吴小英. 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从议题到话语之争[J].妇女研究论丛,2018(5):21-32.
[2] He L, van Heugten K. Chinese migrant workers'care experiences: a model of the mediating roles of filial piety[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20,30(11):1749-1761. DOI:10.1177/1049732320925420.
[3] 熊娇龙. 临终癌症患者女性配偶照顾者照护经历的质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1.DOI:10.27412/d.cnki.gxncu.2021.001027.
[4] 李雪科,史崇清. 国外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J].军事护理,2022,39(9):74-77. DOI:10.3969/j.issn.1008-9993.2022.09.019.
[5] 牟华,付艳枝,梁前晖,等.癌症患者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体验的Meta整合[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3):1208-1213.DOI:10.16821/j.cnki.hsjx.2022.13.012.
[6] 庞建美,王燕,王小媛,等. 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天津护理,2022, 30(4):412-417. DOI:10.3969/j.issn.1006-9143.2022.04.008.
[7] 林晓园,周晓舟,梁云芳. 慢性病病人照顾者获益感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23,9(5):831-834.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05.013.
[8] 柯丹丹,罗洁,洪轶颖,等. 膀胱全切术后行腹壁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3):294-300.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2.03.007.
[9] 刘明. Colaizzi七个步骤在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9,34(11):90-92.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9.11.090.
[10] 杜依蒙. 性别、家庭与疾病的交叉:乳腺癌患者夫妻决策中的角色与权力[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23.DOI:10.27148/d.cnki.ghagu.2023.000085.
[11] 陈凤仪. 基于二元视角的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精神应对机制研究[D].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23.DOI:10.26998/d.cnki.gjuyu.2023.000282.
[12] 谢争,谢艳秋,谢赫男,等. 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8):2699-2703.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2.18.004.
[13] Hamedani B, Alavi M, Taleghani F, et al.Requirements for promoting help-seeking behaviors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cancer patients: a qualitative study[J]. J Educ Health Promot, 2023, 12(1): 46.DOI:10.4103/jehp.jehp_512_22.
[14] Smith L, Morton D, van Rooyen D. Family dynamics in dementia care: a phenomen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experience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relatives with dementia[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 2022, 29(6):861-872. DOI:10.1111/jpm.12822.
[15] 王晓旭,丁兰,傅胜惠,等.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护理学报,2022,29(8):59-6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08.059.
[16] 井滕滕,段嘉宜,魏绍辉.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自我同情、照顾负担与抑郁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 2023, 37(15):2820-2825.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15.027.
[17] 薛云珍,段晴楠,高天阳,等.自我同情在创伤性羞耻的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50(5):922-926.DOI:10.13479/j.cnki.jip.2023.05.071.
[18] Romeo A, Castelli L, Zara G, et al.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posttraumatic depreciation: associations with core beliefs and rumination[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23): 15938.DOI:10.3390/ijerph192315938.
[19] 谢敏娟,杨腊梅,杨婷,等. 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5):2024-2030. DOI:10.3760/cma.j.cn115682-20210701-02872.
[20] 陆国涛,马子雪,张芳,等.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护理学报,2024,31(8):23-26.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8.023.
[1] 冯春玲, 胡夏晴, 徐琳, 蔡鑫健, 徐琴鸿.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电话指导公众实施心肺复苏行为动机及需求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9): 66-71.
[2] 龙治巧, 常立阳. 慢性肾脏病育龄期女性生育现状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8): 27-30.
[3] 曹依丽, 王玲, 王灿, 陈燕华, 秦虹云.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资源取向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8): 74-78.
[4] 马瑞瑞, 范晓莉, 徐姝娟, 张伟, 陈婷, 谈飞飞. 护士参与终末期患者临终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11.
[5] 龙瑶, 卢春凤, 冯志仙. 临床护士对横向领导者特质感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27-31.
[6] 张颖, 车晓艳, 万婠, 秦雪, 张恩思, 崇武, 郑淑娟. 我国性治疗护士工作范畴和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7): 68-72.
[7] 张露心, 焦延超, 文稀, 田利, 王婷, 田凤美, 李惠玲. 护理本科生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6): 30-34.
[8] 胡晓涵, 占婷婷, 何望生, 乔疏桐, 李雪.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5): 17-21.
[9] 邓悦, 胡宇帆, 王冉, 张远星, 王芳, 袁萍, 陈璐. 老年患者接受远程医疗护理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50-55.
[10] 李珂, 杨振楠, 韩舒羽, 张建霞, 张梦杰, 李君. 护士经历护理中断事件真实体验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5): 61-66.
[11] 商丽, 黄菲, 程利, 张桃桃, 王宏梅. 本科护生参与漫改剧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3): 25-29.
[12] 王瑶, 史静华, 郭丽霞, 柴千茹.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疾病体验及治疗期望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21): 1-6.
[13] 唐昕宇, 陈昌连, 张绍青, 曹家燕. 基于理论域框架的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健康行为促进与障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0): 73-78.
[14] 刘慧敏, 姜蕾. 深圳市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培训优化策略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4, 31(2): 40-43.
[15] 李嘉琪, 叶向红, 左俊焘, 徐瑶, 姚红林. 终末期患者营养支持决策过程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J]. 护理学报, 2024, 31(2): 53-5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1] 张玉洁, 李晓瑾, 吴金艳, 邓师思, 郭子涵, 吴艳妮.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解读[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39 -43 .
[2] 杨中善, 张丽华, 许妮娜, 詹昱新, 欧阳燕, 王羡科, 刘淼, 李鹏飞.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相关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44 -49 .
[3] 梁慧, 王建宁, 张艺, 胡娇娇, 龚翠颖, 李立群. 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16): 50 -55 .
[4] 张煌霞, 李壮苗, 罗文楠, 李秀霞, 黄惠香, 林颖欣. 四子散角针原穴敷贴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24, 31(20): 1 -7 .
[5] 李若雨, 刘鑫, 韦静, 覃艳, 林桦. 3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警觉度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1 -6 .
[6] 张倩君, 毛小英, 张莉, 刘俏玲, 向霞, 冯结兰, 冼顺英, 张璠, 邓伟英, 白志宝. 218名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脱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7 -11 .
[7] 尹霄朦, 郭小庆, 程聪, 刘海涛, 孙秀杰. 基于血库前移的全流程智慧输血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12 -16 .
[8] 王莉, 付阿丹, 杨梦莹, 徐苗苗, 黄盼盼. 护理科研门诊的初步构建及实践[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17 -21 .
[9] 赵晓雨, 郭锦丽, 任清丽, 叶泉滟, 薛媛, 李国庆. 穴位按压技术在儿童操作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22 -25 .
[10] 江艳, 唐文娟, 赵海燕, 范巧玲. 新生儿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4, 31(22): 26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