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 ›› 2020, Vol. 27 ›› Issue (18): 60-64.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8.060
苏妮娜1, 黄艳彬1, 张耿2
SU Ni-na1, HUANG Yan-bin1, ZHANG Geng2
摘要: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新时期医学院校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9—12月抽取某医学院480名本科护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跨文化思辨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科护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本科护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得分为(108.77±10.4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情况、有无人文类竞赛获奖经历、修读人文类课程及跨文化思辨类课程情况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7.1%。结论 本科护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有人文类竞赛获奖经历、修读人文类课程及跨文化思辨类课程是本科护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大学英语课程,重点关注护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提高本科护生英语水平;开发第二课堂并通过多种奖励措施鼓励本科护生积极参加人文类竞赛;在选修课体系中建立人文类、跨文化思辨类课程群,要求本科护生修读,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
[1] Byram M.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与评估[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2] 袁媛,徐霞,鲁芳.某军医大学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9,22(14):2524-2527.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9.14.039. [3] 伊蕊. 在跨文化比较中培养思辨能力—“中西文明比较”课堂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外语,2014,11(3):91-98.DOI:10.13564/j.cnki.issn.1672-9382.2014.03.012. [4] 左玲玲. 在英语课堂中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途径探究[J].大学教育, 2019(1):127-129.DOI:10.3969/j.issn.2095-3437.2019.01.041. [5] 沈鞠明,高永晨. 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3):149-154.DOI:10.19563/j.cnki.sdzs.2015.03.019. [6] 蒋亚瑜. 双文化图式下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路径选择[J].集美大学学报,2019, 20(1):75-78.DOI:10.3969/j.issn.1671-6493.2019.01.014. [7] 孙有中. 人文英语教育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6):859-870. [8] 段贵湘. 基于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61-162.DOI:10.3969/j.issn.2096-4110.2019.31.075. [9] 王瑞琦,陈勤,徐敏.护理本科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2):175-178.DOI:10.3761/j.issn.1672-9234.2020.02.018. [10] 王海彦,罗丹.某校531名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14, 21(15):1-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15.001. [11] 孙玉梅,程金莲,王丽等. 护理科研教学对本科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8,32(23):3781-3784.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8.23.035. [12] 沈鞠明,高永晨. 基于知行合一模式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量表构建研究[J].中国外语,2015,12(3):14-21.DOI:10.13564/j.cnki.issn.1672-9382.2015.03.003. [13] 文秋芳,刘艳萍,王海妹,等.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J]. 外语界,2010(4):19-26. [14] 高永晨.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2):71-78.DOI:10.13458/j.cnki.flatt.004243. [15] 郭桂然. 基于跨文化沟通课程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214-215. [16] 胡艳红,樊葳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现状调查[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4(1):1-13. [17] 孙亚萃.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水平相关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8] 吕颖,王丹.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可行性探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7(3):232-235.DOI:10.3969/j.issn.2095-9400.2017.03.018. [19] 许晓燕. 《多元文化与护理》课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调查分析[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4):121-124.DOI:10.13424/j.cnki.jsctcm.2019.04.031. [20] 尹航,孟敏娜,熊伟,等.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涉外护理选修课的设置研究与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6):2524-2527.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9.16.009. [21] 黄艳彬,谢艺璇,钟俊,等.384名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1):45-4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01.045. [22] 曹梅娟,施敏敏,裘亦嘉. 本科护生文化能力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087-1090.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09.023. |
[1] | 张艳, 李月娥, 牟华, 贺格格, 郑庆超. 湖南省928名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20, 27(18): 11-14. |
[2] | 陈丽, 杨敏, 丁慧, 刘莹璎, 胡娟. 本科护生及护理研究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0, 27(17): 39-44. |
[3] | 顾志娥, 张建男, 孙四平. 双导师带教本科实习护生的效果研究[J]. 护理学报, 2020, 27(16): 13-16. |
[4] | 刘培培, 吕利明, 王硕, 杨昕宇, 朱礼敬, 程海英. 核心自我评价在本科护生正念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19, 26(8): 41-45. |
[5] | 国美娥, 辛海霞. 578名本科护生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 护理学报, 2019, 26(23): 65-68. |
[6] | 李京京, 宋永霞, 唐婷美, 吴晴, 江清清, 洪静芳. 本科护生入职养老机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 2019, 26(13): 1-5. |
[7] | 潘靖菁,高钰琳,王惠珍,叶子文,胡婷. 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研究[J]. 护理学报, 2018, 25(9): 1-7. |
[8] | 卢桢妤,庞书勤,蔡憐环,王宝莲,陈芳,周建,吴怡龙. 310名本科护生班级心理氛围的现状调查[J]. 护理学报, 2018, 25(8): 31-34. |
[9] | 线舒文,李春卉,王利群,梁宇杰,王琳,刘贤英. 高年资学长助学制在护理本科生技能实验操作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8, 25(7): 9-12. |
[10] | 王向荣, 南亚星, 乔桂圆, 王凌. 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8, 25(23): 68-70. |
[11] | 陆妃妃, 罗艳华, 严斯静. Sandwich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8, 25(22): 6-10. |
[12] | 朱正云,张喆浩,孟卉,金晓欢. 情景剧在本科护生实践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8, 25(16): 9-13. |
[13] | 周志伟,李妙,李赟,秦玉娟,刘敏,王冬华. 338名本科护生创新行为和心理自立相关性分析[J]. 护理学报, 2018, 25(15): 42-44. |
[14] | 彭盼,张英伟,吴金奇,许艺伟,肖安琴,戴爱平. 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信息能力与临床适应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J]. 护理学报, 2017, 24(24): 38-41. |
[15] | 陈瑜,曾丽娟,杨文娇. 本科护生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现状及其与精神病接触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护理学报, 2017, 24(21): 34-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