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铸品牌

护理学报 ›› 2023, Vol. 30 ›› Issue (1): 72-75.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23.01.072

• 社区护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对本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龙苏兰1a, 喻道舫1b, 邹德凤2, 张梅燕1a, 胡颖辉1a   

  1. 1.南昌医学院 a.护理学院;b.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
    2.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医疗服务部,江西 南昌 330006
  • 收稿日期:2022-10-22 出版日期:2023-01-10 发布日期:2023-02-22
  • 通讯作者: 胡颖辉(1974-),女,江西临川人,硕士,教授,主任护师。E-mail:huyinghui@ncmc.edu.cn
  • 作者简介:龙苏兰(1982-),女,江西永新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副教授,主管护师。
  • 基金资助:
    江西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21YB384)

  • Received:2022-10-22 Online:2023-01-10 Published:2023-02-22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对本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方法 从我校巾帼志愿服务队中选取2019级本科护生40名,设为观察组;从我校2019级护生中抽取未加入巾帼志愿服务队的本科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正常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观察组护生参加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结果 活动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考核总成绩及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生和社区居民对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均较高,95%的护生反映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98%的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满意,100%的居民希望继续开展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结论 中医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在提高护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能提高其人文素质,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值得继续深入开展。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社区志愿服务, 护生, 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 R47
[1] 王小丽,史瑞芬,张立力.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指标内涵要素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报,2009,16(7):10-12.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09.07.002.
[2] Martha Raile Alligood.Nursing Theorist and Their Work[M]. Eighth edition. St. Louis, Missouri: Elsevier Mosby, 2014:79-91.
[3] 张小敏,章新琼,王芹,等. 浅析护理人文关怀:从概念、理论到实践发展[J]. 医学与哲学,2019,40(1):54-56. 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19.01.13.
[4] 范宇莹,孙宏玉,常广明.高等护理教育呼唤人文关怀的回归——人文关怀护理教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257-1266. DOI:10.16821/j.cnki.hsjx.2019.14.003.
[5] Létourneau D, Goudreau J, Cara C.Humanistic caring, a nursing competency: modelling a metamorphosis from students to accomplished nurses[J]. Scand J Caring Sci, 2021, 35(1):196-207. DOI:10.1111/scs.12834.
[6] 葛宾倩,田利,李惠玲,等.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培育的实践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3):165-169. 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8.03.001.
[7] 张毅,汪健健,赵丽萍. 护士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 35(3):465-468.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1.03.020.
[8] 龙苏兰,龙丰云,马玲.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2):212-216. 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7.02.012.
[9] 王小丽.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DOI:10.7666/d.y1553658.
[10] 张立力,王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9,24(6):66-68. DOI:10.3870/hlxzz.2009.06.066.
[11] 赵娇娇,周蓉,华梦烯,等.基于志愿服务项目的养老服务体验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63-64. DOI:10.16681/j.cnki.wcqe.202011029.
[12] 姚巧灵,胡慧,郑桃云.护生对中医护理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真实体验[J].护理学报,2018,25(14):1-4.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14.001.
[13] 李娜,张树峰,赵辉,等.中医治未病理念与方法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9):16-19.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2.09.006.
[14] 朱丰海,都姝麟,谢玮,等.军队干休所老干部中医医疗保健适宜技术与策略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2):165-167.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2.02.025.
[1] 苗康康, 陈勤. 儿童环境健康知识和技能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2): 17-22.
[2] 李娜, 王建英. 情景游戏在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2, 29(5): 22-26.
[3] 罗艳华, 黄文娟, 高国贞, 王园, 石海霞, 欧丽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反弹期间护理本科生在呼吸内科线上实习的教学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4): 7-11.
[4] 王秋婷, 魏琳, 刘杨晨, 林静霞, 林丽君, 胡萍, 朱丽佳, 林美珍. 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学报, 2022, 29(4): 1-6.
[5] 臧爽, 吴一凡, 赵梅珍, 王雪, 杨筱曼. 自我反思与洞察力在本科护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2, 29(4): 53-58.
[6] 陈娟, 林美珍, 丁美祝, 胡燕娇, 胡佩欣, 李薇薇, 杨友友. “互联网+中医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14-17.
[7] 罗忠琛, 唐娇, 郑艺平, 胡少锦, 范纪莉, 余静雅. 卫生保健相关后悔应对量表的汉化及其在实习护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2, 29(22): 58-64.
[8] 陈雪红, 黄敏娟, 谭瑜, 张靖瑜, 陈韵澄. 918名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2, 29(21): 49-54.
[9] 武颖, 申跃其, 宋颂. 本科护生异常心理症状间关系分析及心理健康预测模型建立[J]. 护理学报, 2022, 29(20): 70-74.
[10] 何琪琪, 钟起, 徐雨洁, 陈丽丽, 孙吴烽. 本科护生网络素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在线学习效果比较[J]. 护理学报, 2022, 29(2): 62-67.
[11] 党桂宁, 徐宁君, 周瑾, 翟惠敏. 护理人员对开设中医护理门诊认知及态度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报, 2022, 29(18): 23-26.
[12] 颜丽芳, 金红梅, 朱春燕, 童小珍, 钟建成, 谭焕桃. 粤北地区1 131名高职护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2, 29(18): 59-62.
[13] 张琦, 许志红, 李晶, 李志芳. 护生社区医养结合养老志愿服务实践效果分析[J]. 护理学报, 2022, 29(16): 71-74.
[14] 吴秀梅, 徐宁君, 李晓红, 周瑾. “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提升基层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15): 36-38.
[15] 吴晓娜, 杨舒涵, 孙晓明, 魏宁, 韩慧, 张嘉鹏, 叶增杰. 护生人格画像的潜在剖面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 护理学报, 2022, 29(13): 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1] 叶增杰,阮小丽,曾珍,谢琼,程梦慧,彭超华,卢咏梅,邱鸿钟. 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在护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分析[J]. 护理学报, 2016, 23(21): 9 -13 .
[2] 毛欣楠, 徐林燕, 赵磊, 许丽娟. 医院衰弱风险评分在老年住院患者不良结局预测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18 -21 .
[3] 田雨同, 张艳, 许冰, 鹿艺馨, 高梦珂, 李晓华, 高月, 刘莉, 赵婷. 国外老年智慧整合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27 -31 .
[4] 杨奕婷, 彭凌. 老年痴呆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发展及启示[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32 -37 .
[5] 唐帆, 李亚玲, 罗曼月, 王兆北, 黎张双子, 蔡鹏. 新生儿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引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38 -42 .
[6] 侯香传, 伍艳婷, 周凯琪, 莫怡坚, 黄丽香, 刘伊莎. 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痰标本采集合格率的循证实践[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43 -48 .
[7] 赵佳, 曹永军, 位淑梅, 邸丽双, 胡祥芹, 刘淑霞. 天津市261名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59 -63 .
[8] 冯宪凌, 白杨, 古钰君. 《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癌症幸存者癌因性疲乏监测》解读[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64 -67 .
[9] 李培芳, 丁建萍, 张红燕, 吴云辉, 徐艳丽. 人体感应视频播放器的研制及在脱防护用品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22, 29(24): 68 -70 .
[10] 程青云, 张艳, 田雨同, 许冰, 鹿艺馨, 李晓华, 高月, 高梦珂. 924名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在线学习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3, 30(1): 1 -6 .